揭秘古代中医的习医规矩

2017-10-31

中医是中国医学历史中流传下来的重要遗产,而在古代学医要遵守的规矩可是相当多的,毕竟有着救人性命的职责,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中医的习医规矩吧!


明代医学家李梃在中医启蒙书《医学入门》中提到古代中医的习医规矩:
行医关系到人命,不是品德诚实而不虚伪、性格沉静而有恒心、真正知道长阴功乐趣的人,不可轻易学医。既然人立下学医的志向,就可以商议如何用工。
    学医人每天早上面对《先天图》静坐,诵读品味《孝经》、《论语》、国小;大有资力者,再遍及《四书》全部内容、 古《易》白文,以及《书经》、《洪范》、《无逸》、《尧典》(理会大意,不必强记)。因为医出于儒,不读书明理,终是庸俗昏昧,不能变化贯通。
    学医人每天中午将《医学入门》中的大致内容从头至尾逐段诵读,必须一字不漏,如同自己口述出来一样。(就算学医人想专攻小科,也不可不读大科;想专攻外科,也不可不读内科。因为学医只有触类旁通的道理,没有对其他科一窍不通却能精通一科的道理。只是因为医生经验有浅有深,技术有生有熟,所以才有分科的不同。)
    熟读后,学医人要潜思默想,深究书中意义。稍有疑难之处,学医人就要检阅古今名家方书来增广见闻;或者向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之士恭敬请教,陶节庵说过:心得只是不与俗人说罢了。因为学习中医方药不外乎《神农本草》,学习中医理论不外乎《素问》、《难经》以及张仲景、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除此之外纵然有小方捷法,终究不是大家气数,千万不可被其诬惑。
    学医人对于《医学入门》一书既然融会贯通,而后可以成为一名小医。此后学医人更要努力静坐,诵读儒书。学医人渐渐懂得阴阳消长之理后,先为自己治病见效了,再为别人治病;先为亲人治病见效了,再为陌生人治病。直到学医人自己感觉到胸有成竹,即使闭门造车也能天下合辙的程度,然后才可以开门行医。
    至于行医后的行为操守,尤其不可没有定规。医生每天五鼓清晨清心静坐,早起后再诵读一、两本儒书来清理杂念。(时时刻刻都不失清晨的心态为妙。)
    到为病人诊视的时候,医生先问病人病症起于何日,再从头到脚,根据伤寒初证、杂证的辩证方法以及内伤、外感的辩证方法逐一详细询问。病人病症虽重,但如果门类明白,医生不诊脉也可以开方;病人病症虽轻,但如果难以分类,医生就必须仔细察脉。
    医生诊脉时,男病人要先左手后右手,女病人要先右手后左手,以顺应阴阳升降的气机。先一指单按,以便了解各经病情,再三指总按,以便决断病情总的虚实死生。医生诊脉后一定要对病人说实话:病情是虚证,还是实证;是可治、易治,还是难治;再说出病人有几分证候,来验证自己诊的对不对。如果有说的不对之处,医生应该坦诚请求病人帮助,不可牵强附会,文过饰非,务必从容再议,不可气急败坏,以至于恐吓病人。
   

相关游戏

最新合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回复 [1楼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