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与防范
2018-6-26
编者按:这篇文章选自本人新著《商业的逻辑》第四章企业管理与营商环境篇,来自 2015年 9月我在长江商学院所做的一个专题演讲。以下为文章全文:
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子越来越大,所取得的成就大家也有目共睹。中国商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量为 27亿美元;而到了 2014年,这一数字已经增至 1231.2亿美元, 13年间增长了 40倍。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资的规模首次接近平衡。这标志着中国已经从过去单向吸收引进,向“引进来”“走出去”并举发展。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领导人在 2013年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曾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是标志着中国国际产能合作力度将越来越大,“走出去”将成为不少企业,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从最初小心翼翼地试水到大胆“走出去”,无论是安营扎寨还是借船出海、品牌共享,中国的跨国企业开创出一个个数据神话。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企业“走出去”,仍然面临诸多风险,失败率很高,“十一五”“水土不服”的情况时有发生。期间,中国海外矿业收购失败率超过 95%,这一数字令人触目惊心;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并购成功率甚至只有 50%。这些表明,诸多企业在海外战略上,仍然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继 2004年发生“中国航油事件”之后,“中海外”折戟波兰的事件,再次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敲响了警钟。 2009年 9月,“中海外”牵头联合中国隧道集团、上海建工以及波兰贝科玛有限公司,以低于波兰政府预算一半的报价,获得 A2高速公路项目标的。 2011年 5月中旬,项目因拖欠分包商工程费用而被迫停工,“中海外”于当年 6月初决定放弃。整个项目因成本管理失控、无法获得合同外工程变更补偿等种种原因,出现了数亿美元的亏损。
为什么这么多“走出去”的企业都失败了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间比较短,本身就存在后发劣势。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做得更多的是“引进来”,先是引进外资,再到引进人才和技术,企业“走出去”是以后的事情。在我们还没有改革开放时,欧美发达国家就已经大规模地“走出去”。20世纪 70?80年代,日本就已经开始创建跨国公司; 90年代,韩国紧跟而上。中国已经远远落在了后面。等到中国企业“走出去”时,大块国际市场已被瓜分完毕,行业内的“座次”已经排定。此外,这种后发劣势,也使我们受到了不少歧视。
我当年在新加坡经营中国航油的时候,净资产实现了 852倍的增长、原始投资实现了 5022倍的增长。最后出现期权问题时,尽管涉及多家企业,但新加坡当局直接把矛头对准了中国航油。为什么?因为当时新加坡政府有其自身的利益考量,他们不敢得罪与该案有关的美国高盛、德意志银行和澳大利亚政府,因此,就没有彻查提供交易咨询的美国高盛公司、配售股票的德意志银行、澳大利亚籍交易员和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