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代卖官司空见惯
2017-9-26
作为封建统治政府这种卖官制始建的初衷,不仅不是腐败,恰恰是反腐败??如其银子落进私人的腰包,不如进了公家的国库。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这是一个很大的道理。西汉初,朝廷认为中下级官吏俸禄不高,恐家贫者为吏必贪,出于执政为民的理念,于是公开出台了“纳赀钱可为官”的条例。按当时的行情,交十万钱就可为官,有市籍的商人不得为官,遂造成“贾人有钱不得为吏,廉士无赀又不得为官”的局面。
▲明代官印
官职者,国家之名器也。有了官位就有了一切,所以历史上的那些腐败王朝,为避免群众不理解,卖官时遮遮掩掩,总是想方设法巧立名目操作之。汉灵帝刘宏在这个问题上表现最“牛”,不仅堂而皇之地专门开了个卖官店,明码标价公开售官,而且将卖官鬻爵行为制度化持续化,公开卖官长达七年之久。
中国这样文化底蕴极深的国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很漫长的名录。可惜,至今没有“买官”或“卖官”这样的词条,真是极度的遗憾。现在有热衷批判“买官”、“卖官”的,多是一些愤青??为什么定义在“愤青”头上,因为这些同志绝对年轻,对祖国文明史不是很熟悉。就“买官”、“卖官”而言,史上实属常见。有官卖的,有私卖的,当然买方一般都是自费。大凡官方财政比较紧张的时候,都会腾出一部分名额,然后倒卖出去,变现充实一下国库。尤其是王朝末期,这笔生意就更红火一点。阮大铖后来真的发达了,就曾干过这种营生。并且,很有一些为国分忧的味道。
当然,这种生意也有尺度,卖得太多,容易形成官帽膨胀。膨胀与贬值又必然地勾搭在一起,对国家和消费者都是一种伤害。商品是否值钱,看的是商品的稀缺程度。这方面,政治经济学就显得不够政治和经济了??卖官,跟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根本就没有关系。
▲明天子玺文
跟什么有关系?资源稀缺度,商品成交量。稀缺度很容易理解,越是稀缺,就越意味着价格的上扬。但成交量上不去怎么办?东林党的办法,是将官员的位子搬来搬去,运动中产生隐秘交易。
这种手段之所以隐秘,因为封建王朝也有规矩的一面,不是官大嘴大,想拿掉人家的帽子就能拿掉,一点技术处理都不用。古代官场,有个正常的退休制度,即所谓“致仕”,源于周代,汉以后成形,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除非有疾。致仕的实质是交帽子,并且有条件??致仕后的官员,仍有相应的政治、经济和生活等待遇,但隐形收入肯定是没了。所以,唐末便发生杨复恭拒不接受致仕诏令,还指使手下杀害来使。为了一顶官帽,人都可以杀,充分说明官帽那是太值钱了??整个封建王朝,也就不乏“致仕”与“反致仕”的争斗。
这类明争暗斗,看起来很庸俗,实质上很老土,效果也有限。比较有科技含量的,自然是后人发明的“切杠”,就是提前几年将你切到“二线”,在培养“年轻干部”的旗帜下,收回官帽??反正人家买帽子的时候,只会成交之后赶紧走人,根本不会脑子短路,细问这商品“三包”期限究竟是几年,还跟店主要张保修卡。“切杠”取代“致仕”,当是大势所趋,因为这种技术含量中包含了含金量??这一刀“切”下去,切出来的货物,价值远非“新疆切糕”能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