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代卖官司空见惯

2017-9-26

历史地看,卖官与腐败其实并无多大的关联。见别人买了官,可以说几句风凉话。倘若真的不以为然,那就是见识过短的问题了。

行贿,似乎就是送钱的意思。当然,这是旧社会,社会进步以后,特别是物质文明成果空前繁荣之后,行贿方式早已开始丰富多彩了。

阮大铖为什么要给魏老爷子送礼?这话问得欠智商。送礼,是官场的一门必修课。大凡领导,谁送过礼,不一定清楚。但谁没有送礼,一定清楚。送礼中的相当一部分,还叫“应酬”。官场这种应酬十分常见,广东布政使徐奇一次进京朝见明成祖,便带过一批岭南藤席馈赠朝官,为巡城截获并搜出礼单。明成祖将这个名单看了几遍,唯独没有看到太傅杨士奇的名字,觉得很奇怪,召见了杨士奇。杨士奇解释说:“徐奇上任时,大家都作诗为他送别。徐奇这次回京用藤席回赠,无非是表达谢意,不会有别的目的。那时臣正好生病,没有赠诗给徐奇,不然的话,我这次也会在馈赠之列。”

杨士奇的解释是实在的,不是所有的礼尚往来都叫行贿,只有送礼出现量变与质变时,那才能叫行贿。 一个交情是水的人,便是“道德洁癖”,无形中会把自己从团队中孤立出来。社会是一个讲究人情世故的环境,当众人都在做一件你认为不入流的事时,你不参与,这就代表你自己把自己从他们的圈子里淘汰了。人总要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圈子里,当你不能适应这个圈子,看似你不屑与之为伍,实际上你就是自我出局。一旦出现什么变动,你不是圈子里的人,人家也就没有保护你的必要。如果需要一个“替罪羊”,你就会是最先倒霉的那个。魏忠贤权倾天下,天下几人清白?所以,阮大铖给魏忠贤送礼,是绝对可以相信的。

阮大铖给魏忠贤送的礼,魏忠贤肯定是知道的。理由,就是阮大铖当上了吏科都给事中。这也说明,生意场上的魏忠贤,是很讲诚信的。

但任何问题,都要全面和辩证地看。很多人很机械,认为阮大铖既然在魏忠贤这里买过官,那他们就是沆瀣一气,办“逆案”时就要一并处理,这就有点失却公允。买方与卖方,多数情况下都不是一伙的,街头最常见的景观,就是顾客与店主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武打动作的镜头都有。你硬要说买卖双方都是铁哥们,也太对不起消协的同志们了。

阮大铖在魏忠贤这里的官帽交易,能证明的只有一点,就是魏老爷子是相当有实力的??魏忠贤也是党的领袖,只有党的领袖,才能办成常人想办而办不成的事。

▲明刊本《芳茹园乐府》书影,赵南星撰

话说回来,东林党选官,魏党卖官,本质上也是无甚两样。行为方式不同,无非是两党的党章不同,出手的套路不同,南拳北脚,各展所长。再有一点,魏党卖官,明显私卖,买卖完了,双方气都不吭一声。东林党弄官,像是官卖,卖完了有个私家网店的作派,给你一个友情提示??亲,给个好评哦!

史料显示,魏忠贤卖官的价格,基本在消费者承受的范围内,优惠活动比较多。县官,两三千两;知府,五六千两。折合人民币市价,与报纸上某位省领导的实际成交价,基本持平,说明这么多年来房价虽然发了疯,官帽的价格还是数百年如一日的。

以上说的,仅是官帽交易中的“黑市”。卖官,其实也有正宗的“国营店”,如果你没见过,那是官运欠佳,没赶上好时候。买官卖官,本叫“赀选”。“赀”是指财货,“纳赀”是指向政府交纳金钱或者财物,拜官授爵。故“赀选”又叫“卖官爵”。早在秦朝时期就有了“纳栗授爵”并且颁布了“纳赀钱可为官”的法令。

相关游戏

最新合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回复 [ ] 楼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