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新增超150家血透中心,解读中国血透产业政策、连锁扩张、数据血透和保险支付变化
2018-6-25
第二个是质的补充,体现在服务优化多样化以及医疗质量提升。我们不能只看量,未来确实需要大量的民营血透中心,如果本身的质上做不好的话,未来是没有发展空间。
服务多元化,包括患者宣教如营养、运动、心理等,以及患者院外管理和响应,这些是民营血透中心比公立医院会做得更好的地方。
医疗质量的提升,包括费用、成本和创新,比如商保、慈善基金的补充和补贴,耗材、药品的议价和降低或者新体制、新机构带来的改进和创新,影响中国血透发展、病人生存质量,最突出的还是经济问题。
那么,如何提升独立血液透析中心的核心能力?需要提升认知水平、模式选点、筹运水平以及医疗能力。
第一点,提升认知水平。血透中心拥有较高投入、较长周期和较大风险,这需要从业者更务实、更开放、更努力。
区别医美、口腔等消费医疗,血透是刚需而且重医疗,透析患者每周透析治疗是必须的,如果不做的话,两个月左右病人就会有生命危险。
另外,血透如果没有医保的话,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完全覆盖自费。最后血透还是强竞争的产业,尤其是面临公立医院的压力。
第二点,提升模式和选点。从患者的分布来讲,肯定是大城市比较多,至于是北上广深、省会中心城市,还是中心城市跟区县,还是要以需求为导向,进行资源匹配,综合考虑成本和利润。落地的方式现在无外乎科室合作、收购医院和和新建中心。
目前来看,跟公立或者私立医院合作的模式不太走得通,收购医院倒是省时间,但是团队融合难度不小,因此新建中心和肾病专科医院,前期可能会比较麻烦,但这是必经之路。
如果想把医疗和服务体系植入到一家医院里面去,建议还是从零开始做,形成稳定成熟的管理体系之后,扩建速度就会很快,美国一年可以增加150-160家血透中心,在中国,这其实还可以提速。
第三点,提升筹运水平。能够凸显新建中心的优势和最新理念是“第一眼情人”+“言之有物”,在硬件上比别人好,还包括布局分区、通道流程、安全管控、环境设施、人性照护、医疗转诊以及劳动保障等,不仅要专业化,还要人性化。
此外,提高运营能力,如何成为透析患者的首选机构、如何建立连锁化的能力,从1家到10家,从降低采购成本、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节约用人成本、吸引和留住人才等方面,维持可持续性。
第四点,提升医疗能力。在医疗能力的体现上,医疗质量是最核心的。当然前提是保证透析患者的安全,在此基础上要提高质量,然后提高我们的医疗服务能力,各个环节都要标准化,提高就诊的体验,这很关键。
用“激烈”来描述第三方血透中心市场还不到时候,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赋能行业提升整体水平,这就需要协作,比如爱肾医疗现在跟贝登合作搭建了一个肾械易购的B2B采购平台。
血透治疗采购的器械和药品非常零散,这个平台可以在产品线、价格、技术支持以及售后保障上赋能行业,降低采购成本、较少中间环节。
血透产业虽然是一个初兴的产业,但是长期来看,现金流、可扩展性都是非常好的。未来,产业一定要形成合力,提高行业整体的水平和口碑,争取形成一些标准型的规则,做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