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改革“惊天之变”!2018年建筑资质何去何从?

2018-6-25

2016年和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的两年,也是推进建筑业结构性改革大刀阔斧的两年,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这两年的建筑行业,那就是“大变革”。建筑行业内部的变革体现在行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外部变革体现在政府职能权限、资质管理制度的不断调整。

2016年和2017年资质改革动作太大了,堪称“惊天之变”,而2018年是资质改革步入“深改”阶段的一年,也是相应的配套政策落地的一年,所以在资质改革上的动作就稍微小了一点。很多人都开始疑惑:2018年资质改革已经到头了吗?未来资质建筑资质发展方向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

2016和2017年资质改革的影响

资质改革一直是以“淡化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和“简政放权,轻审批重监管”为方向进行的,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建筑资质审批也逐步在淡化企业资质,强化人和业绩的作用,并且由重事前审批改为重事中、事后监管。

资质改革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传统挂靠模式无处可逃,规范了建筑市场,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可以抓住政策利好,在改革中脱颖而出。

未来资质建筑资质发展方向是什么?

(一)继续简化

虽然目前建筑资质的改革改革的步骤暂缓了,主要都是出台一些配套的落地政策,比如“四库一平台”、劳务工人实名制和告知承诺审批制等等的推进,但是在未来建筑资质依然会继续简化,包括修订新的资质标准,减少专业类别、资质等级,合并部分专包资质。

有没有可能全面取消呢?

这种可能性很小,建筑资质依然是政府部门对建筑行业的直接监管手段,影响到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如果在没有有效的监管制度的情况下就贸然全面取消,整个建筑市场将陷入一片混乱。

(二)推进个人执业

未来的资质改革政策大的纲领依然是“淡化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

社保全国联网后,证书挂靠现象将受到严厉的打击,将为个人执业资格制度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个人执业资格制度将通过资格考试确保关键岗位的人员具备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诚信和执业监管,强化执业人员在工程建设中的权力、义务和法律责任,建立行之有效的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

(三)建立建筑企业信用体系

资质改革的另一个大的纲领是“简政放权,轻审批重监管”。这一点的意思就是要建立建筑企业信用体系,对建筑企业的行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考核企业的“信用”和业绩两个指标。

(一)信用

1.“信誉好”的企业可以超资质承接工程项目。

2.“试点”资质审批审批。

3.无资质要求的工程类别,“信用”成为施工单位参与投标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业绩

1.完善业绩考核指标,业绩必须在四库一平台进行备案。

2.严查“业绩”造假。

本文作者:资质管家

抄袭必究

1

相关游戏

最新合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回复 [1楼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