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谈旅行青蛙: 空巢青年的日常

2018-5-20

一只青蛙,最近走红起来。是一款名为《旅行青蛙》的游戏,让一只“特立独行”的青蛙成为人们竞相争养的“宝贝”。它和你全程没有交流,独自吃饭,读书,做手工,外出旅行。你能做的,就是在庭院里采摘三叶草“赚钱”,为它准备餐食,给它整理出发的行囊,然后发现它一声不响地离开,再等它悄无声息地归来。偶尔,它会为你拍一张照片寄回,让你知道它身在何处,甚至还寄来一些“土特产”,给你些小惊喜。不过,你们的联系也仅限于此,更多时候你见不到它,也不知道它在哪儿。

有人说,这款游戏的流行,妙在“佛系”,胜在现实。没有激烈炫目的画面,没有复杂的操作流程,朴素到寡淡的游戏设置,与时下盛行的“佛系青年观”颇为契合,走红也就不足为奇。只是,这款游戏能让这么多人走心地投入,形成如此大规模的影响力,恐怕“佛系”的创意之外,更是游戏对我们的现实生活的深刻“隐喻”,引发了人们的内心共鸣。
养蛙,养娃。相似的读音,勾勒出的是相似的生活场景。而回看你为这只蛙所做的一切,也像极了自己的父母。傍晚归家,推开家门,总会看到餐桌上摆好父母准备已久的可口饭菜;离开家乡,奔向远方,日益年迈的父母除了惦念,能做的,也只是帮我们整理行囊,多备些衣物吃食,将这份家的温暖尽力延续得久一点。父母辛劳半生、奔波忙碌,所希望的,也是多换得一些“三叶草”,让孩子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更安稳的成长条件。这份长情的付出,这些默默的奉献,是游戏内外并无二致的父母深情。
只不过,这份深情常常被一种“空巢”的孤独所覆盖。前一晚你还看到“蛙儿子”在桌前吃饭、床上读书,第二天一早,房间里已不见踪影,空无一蛙。更多的时间,是你自己一人,面对空荡荡的房间,等待它的归来。你只能凭借它从远方寄来的一张张照片去想象“蛙儿子”过得怎样,现在何方。你离不开这座房子去陪它看外面的世界,只能守在原地等它回家。那份独自思念的寂寥,那份不知归期的守候,让我们隐约体会到为人父母“空巢”之后的苦楚与不易,却也难说真正懂得那些一别数载、难得团聚的“空巢老人”的复杂心情。毕竟,游戏的体验与现实相比,终究还是浅薄了些。
而反观这只青蛙,何尝不是另一种“空巢”角色?独自吃饭,独自远行,独自生活,这只蛙的日常状态,也是背井离乡、独自于远方拼搏的“空巢青年”们的现实侧写。
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我们能看到许多这样的“蛙”们。租住于逼仄老旧的房子,每天迎着人流挤十几站地铁上班、回家,日常饮食常靠外卖速食陪伴,更多的时间是形单影只排解内心的孤独。时间久了,渐渐习惯一个人的日子,也习惯面对激烈的竞争、高企的房价和微薄的薪水,无人倾诉艰辛、苦痛一个人扛的现实生活。偶尔给家人打一个电话,想一吐心中的落寞和艰难,但电话接通的瞬间,心又坚强起来——报喜不报忧,不能让家人为我担心。于是寒暄和问候中,多说一些新成绩,少说一些不容易,就像游戏里青蛙寄回的照片,不时展现的各种美景,让你感到愉悦和安心。

12阅读全文

相关游戏

最新合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回复 [1楼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