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官吏等级中的选拔制度
2017-10-31
唐朝的官吏制度基本上沿袭隋制。《新唐书百官志一》云:其官司之别,曰省、曰台、曰寺、曰监、曰卫、曰府,各统其属,以分职定位。其辨贵贱,叙捞能,则有品、有爵、有勋、有阶,以时考核而升降之,所以任群材、治百事。
对于一大串的官名,古称结衔,在结衔中,既有实职,也有虚衔。
品,品级。是区别职官的等级制度,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官员身份地位的一种标志。唐朝流内的文职官员共分九品三十阶,实际为九品二十九阶。
爵,爵位。系王者之制禄爵。是授予贵族或高级官员的一种等级制度。唐朝的爵位分九等。
勋,勋官。北周时用以奖励作战有功的士兵,后来渐及朝官。至唐成为定制。勋官自上柱国至武骑尉共十二转。受勋者即称勋官。转愈多,勋愈高。完全是一种荣誉性的称号。与俸禄等实际利益无关。
阶,阶官。是由品级派生出来的另一套等级制度。
正一品
职 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
爵 号:亲王
从一品
职 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 号:嗣王、郡王、国公
正二品
职 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 号:开国郡公
勋 转:上柱国(十二转)
从二品
职 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府牧(京兆、河南、太原等)、大都督(扬、幽、潞、陕、灵)、大都护(单于、安西)
文散官:光禄大夫
武散官:镇军大将军
爵 号:开国县公
勋 转:柱国(十一转)
正三品
职 官: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左右英武六军大将军、左右千牛卫大将军、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宗正卿、太子詹事、左右散骑常侍、内侍监、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 转:上护军(十转)
对于一大串的官名,古称结衔,在结衔中,既有实职,也有虚衔。
品,品级。是区别职官的等级制度,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官员身份地位的一种标志。唐朝流内的文职官员共分九品三十阶,实际为九品二十九阶。
爵,爵位。系王者之制禄爵。是授予贵族或高级官员的一种等级制度。唐朝的爵位分九等。
勋,勋官。北周时用以奖励作战有功的士兵,后来渐及朝官。至唐成为定制。勋官自上柱国至武骑尉共十二转。受勋者即称勋官。转愈多,勋愈高。完全是一种荣誉性的称号。与俸禄等实际利益无关。
阶,阶官。是由品级派生出来的另一套等级制度。
正一品
职 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
爵 号:亲王
从一品
职 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 号:嗣王、郡王、国公
正二品
职 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 号:开国郡公
勋 转:上柱国(十二转)
从二品
职 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府牧(京兆、河南、太原等)、大都督(扬、幽、潞、陕、灵)、大都护(单于、安西)
文散官:光禄大夫
武散官:镇军大将军
爵 号:开国县公
勋 转:柱国(十一转)
正三品
职 官: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左右英武六军大将军、左右千牛卫大将军、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宗正卿、太子詹事、左右散骑常侍、内侍监、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 转:上护军(十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