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王侯家的风流韵事出一本书,估计挺重的,今天就来聊聊的这列女传中哀姜的故事!
哀姜
摘自 《为女人翻案》 作者:孙杰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喜欢历史的人,无不对春秋战国时期脱帽致敬。
这是中国人的童真年代,无法让人不喜欢。
男人看谁不顺眼,甭管是亲爹还是贼人,宰了;女人看谁顺眼,甭管是亲哥还是世仇,“通”了。我们今天所言的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在春秋时代的人看来,统统是狗屁。唯其如此,当我们今天无聊的时候,才会有继续活下去的理由,因为我们毕竟还曾有过这么光彩的祖先。
哀姜的故事与文姜是接着的。哀姜是鲁庄公的老婆,文姜的儿媳,也是齐国人。《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她是“桓公女弟也”(即妹妹),似乎不太可能。因为哀姜嫁鲁是公元前670年,如果她是齐桓公的妹妹,也就是齐僖公的女儿,而这时,僖公已经死了二十七年。即使僖公在弥留之际还有能力创造后代,那哀姜此时最小也是二十七八岁。现代的女人二十七八岁没婆家,嘴上虽然还硬,但心里已经发慌。在春秋时代,这个年纪的黄花闺女,嫁人的事基本可以不用考虑了。
《列女传》称哀姜是齐侯的女儿,但是哪个“侯”,是齐襄公还是他弟弟齐桓公,也没说清楚。好在现代人都学过算术,我们其实可以算一下。
哀姜嫁鲁是公元前670年,当时她二十岁左右,而此时齐桓公即位仅十六年,如果哀姜是他的女儿,那么桓公生哀姜时还是公子小白,并不是封过爵位的侯,所以哀姜也不能叫齐侯女。因此,这个“侯”应该是指齐桓公的哥哥齐襄公,他在位十二年,哀姜应当是他在当国君八年时生下的闺女。而且,很有可能这桩婚事是鲁庄公的母亲文姜一手促成的,因为哀姜出生时,文姜正与齐襄公打得火热。有了这桩亲上加亲的婚姻,文姜也可以有了经常跑到齐国偷情的借口。另外一个证据是,鲁庄公最早的心上人,是鲁国一个姓党大夫的长女叫任的(称为“孟任”)。鲁庄公不仅喜欢孟任,而且明确许诺要娶她当大老婆,孟任也割破手臂向心上人表达忠心。但是,“割臂以盟”这等的山盟海誓最后竟没兑现,那有实力作梗的只有鲁庄公的母亲文姜了。而文姜最中意的女子肯定是她情人的女儿了。她似乎要把在自己身上无法实现的爱情,通过血缘传递下去。
有趣的是,偷情似乎是传染病。对于文姜来说,齐襄公肯定到不了手,她去偷;而对于她儿子鲁庄公来说,哀姜是早晚到手的媳妇,可他还是要偷。所以,《列女传》怒斥:“哀姜未入时,公数如齐,与哀姜淫。”这约略相当于现代人的“试婚”。
早先是妈妈与她的哥哥千里迢迢去淫,而今又是儿子和他的表妹费尽周折去淫。那时的人们就是这么有性格。
但淫归淫,鲁庄公对试婚结果相当满意,而且充分唤醒了他对女权的尊重。当三十五岁的鲁庄公亲自到齐国,迎娶二十岁的、对他来说早已熟得不能再熟的老表妹时,估计全华夏各诸侯国都傻了。一国之君,越境跑到别国去接新人,这是公然违反礼制的,谁见过呀!
更令人惊讶的还在后面呢。回国后,鲁庄公为自己准备了隆重的婚礼,他要官员太太们都来看他的新娘子,这开了结婚闹洞房的先河。而且,他命令贺喜者送礼要动真格的,至少也得送丝帛,不许拿些不值钱的红枣干豆来糊弄,这又开了借婚礼打劫的先例。一个财迷的大臣舍不得“出血”,拿出周朝的廉政规定来说事儿:“给女人的礼物最多就是些枣和栗子,意思意思就行了;给男人的也不过就是丝帛鸟禽。现而今送男送女的礼物都一样了,这可是违反国法的呀。”鲁庄公一眼就看出了他的花花肠子,这是想逃礼,根本没门!更大胆的是,为了迎接新娘哀姜,鲁庄公还把父亲鲁桓公庙上面的匾额漆成朱红色,在方椽子上雕刻花纹,炫耀哀姜。这些更是公然违反了周礼。
哀姜的婚嫁的确风光了得。但不幸的是,不知是她早年与鲁庄公淫欲过度得了妇科病,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哀姜一直没有生育。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娶媳妇、生孩子,对于古代人是一回事。娶媳妇是为生孩子,特别是生男孩子。对于君王来说,有无后代,更是涉及国之根本。
古人大概是考虑了女人生育的重要性,同时又兼顾了女人不育的可能性,所以周朝对于君王贵族婚姻普遍实行媵(音“硬”)制,即陪嫁制度。这有点像现在商场里的促销,娶一送一,甚至送二、送三。当时规定,某一诸侯国嫁女,其他同姓的诸侯国也要送来女子做陪嫁,然后一同嫁出去。而娶的人则把主嫁、陪嫁照单全收,最后都成他的老婆,这无疑为今后的生育问题上了多重保险。
哀姜的陪嫁媵女有一个叫叔姜,她倒是开花结果了,给鲁庄公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叫开。而鲁庄公的初恋情人孟任尽管情场受挫,没有争上大老婆的席位,但在生孩子的问题上却很争气,也给鲁庄公养了一个叫斑的小子。
哀姜大概是受了她舅母文姜的影响,对于偷情极其上瘾;加之她又不育,更是少了许多顾忌。她不仅与一个叫庆父的“通”,而且同时还与一个叫叔牙的男人“通”,这两人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他们与鲁庄公,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哀姜在三兄弟之间周旋,一会儿丈夫,一会儿小叔子,倒也如鱼得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