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论市:A股背离经济或因机制存缺陷

2018-6-26

'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不过这个股谚在中国已经很久没得到验证了。中国经济走稳向好态势日益明了,但股市梯阶下行跌跌不休,形成了强烈反差。中国股市不仅背离经济,而且与海外股市伴随经济复苏而普遍上涨的态势也形成了鲜明反差。

对于中国股市的疲弱表现,市场有诸多解释,贸易战、去杠杆、海外货币退出,是三种最流行的基本解释(当然还有技术面分析)。这些流行解释,其实都经不起推敲,属于事后找原因,逻辑未免牵强。中国股市与经济背离的持续低迷状况,更可能是市场运行机制本身出现了“致命”缺陷:市场功能定位偏差、监管功能偏差、监管行为指导偏差等。

从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实践看,融资功能被定位为中国股市发展的首要功能,监管层也多次强调,融资功能是市场发展好坏的首要评判标准。非融资发行(100%存量发行),看来不是监管部门认可的“政绩”。而大部分投资者和学术研究者却认为,股市的首要功能应定位于提供公司治理机制改善场所,即改善公司治理的功能应是第一位的。功能定位偏差 (市场融资VS公司治理),可以说是市场运行机制中诸多问题的根源,也使中国A股事实上异化为“提款机”和“套现”场所。

监管功能偏差,主要指监管对某些重要市场调节职责的放弃。从实际行为看,中国股市监管部门事实上放弃了对市场扩容节奏的掌控职责,而市场扩容管理是监管部门的天然职责之一。中国股市监管的改革方向是由机构监管转向功能监管、市场监管。市场监管并非让监管部门放弃对证券经营机构业务的管理,而是监管的重点和内容发生变化,比如在证券发行的管理上,IPO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是典型的市场监管对行政监管的替代,但注册制下监管部门仍然负有市场扩容节奏管理的职能,只是监管重心由原先的业务规范转向入市管理。出于宏观审慎监管和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流动性平稳等其它监管目的,监管部门在注册制下仍然有对市场扩容速度进行调节的义务和职责。从西方成熟市场的经验看,注册制也是有着严格的实质监管内容的。

监管行为偏差,是指对有组织“套现”行为监管上的不足。上市公司大股东有组织、有系统、成体系的“套现”行为,正在对中国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造成实质损害。资本市场通过提供并购场所、工具和渠道等手段,促进了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但近年来,上市公司在并购中越来越多地 “异化”:并购中越来越多地以上市资产的估值标准来为收购资产定价 (过去常取重置价值和类似上市资产市场估值的平均值);通过先上市优质资产,再装入一般资产甚至 “劣质”资产的手法,将股市当作“提款机”,从而实现了最大化“套现”目的。更有甚者,有些上市公司大股东凭空注册“空壳”公司,操纵上市公司来收购,达到“空手套白狼”目的。

虽然上述行为屡见不鲜,却一直未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近期某大V批评某影视上市公司高价收购“空壳”企业套现的社会新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监管层对这方面“异化”行为纠偏的缺失,正是这种监管不足造成了社会舆论监督热度的上升。显然,由于信息不对称,二级市场上的普通投资者通常是这类交易的最后买单者。

也许是吸取了2015年股市动荡的教训,中国监管部门的日常监管重点,过多地落在了对交易行为的规范监督上,以致对能活跃二级市场的正常短线交易行为也产生了严重约束,使得市场活力逐渐降低;加之市场运行机制问题,中国A股运行背离经济之势也就愈发严重了。

胡月晓(上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相关游戏

最新合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回复 [1楼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