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80后“牛”得很!能从创业达人变成创业“教练”~
2018-6-25
他是典型的创业者,赢得过创业起步,也输光过第一桶金,经历过一个人的公司,也并购过国内外企业;他是尽心的创业导师,自掏腰包建孵化基地,为创业者们奔波,和他们分享创业经验。
他是刘斌。他更习惯别人称呼他叫“刘叔”,尽管他只是一个80后。
从自己创业,到做孵化基地,刘斌觉得帮助他人实现人生目标,是最伟大的事业。之所以喜欢别人称呼他“刘叔”,是因为,他觉得上海“爷叔”、“老娘舅”这种称呼是一个热心、有奉献精神的标签。他说,既然大家都喜欢我这个角色,那我就去把这个角色去做好!自己创业也好,做孵化基地也好,无论在哪个时代,都需要有匠人精神。当下更是如此。
“为了节省开销,我一日三餐只吃东北饺子。”
刘斌(后排右五)和团队进行拓展活动
200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斌读了一本《蓝色巨人-IBM》的书,这让他突然萌生想打造一个中国的IT服务公司的念头。一腔热血的他在一番权衡之后,毅然决定关闭了原本生意不错的网店,并用开网店赚来的第一桶金设立了一个以“客户第一”为理念及IT企业服务为核心的科技公司??上海汉蓝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既然IBM的叫蓝色快车服务,所以他的汉蓝科技,英文名就叫China Blue,一个属于中国的蓝色快车。他想服务很多中国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因为刘斌发现,当时这些企业还不太容易得不到这些IT方面的服务。于是,刘斌以自身原来开网店、熟悉电脑科技的基础,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公司在2003到2005年一直处于亏损情况。公司最艰难的时候,刘斌一个人在公司守了几个月。很多人走得走,散得散,赶上过年,又回去一批人,只有他一个人留守在自己那半办公半自住的80平方米的屋子里。那年,刘斌24、5岁,把第一次创业的钱全部输光。“为了节省开销,我几乎每天只吃东北饺子作为一日三餐。”然而,刘斌依然维持着公司无负债的状态,甚至只有他一个人的时候,他还会给自己发工资,他觉得有时候需要一点这样的仪式感。
说起天天吃饺子的经历,刘斌却很淡定,1.5元一两有6个饺子,一天15元钱,这是他给自己定的标准。那家东北饺子店就在公司旁边,饺子方便,吃不掉还可以放冰箱里,还可以翻翻花头,白菜馅、韭菜馅、西葫芦馅……只不过,现在谁和刘斌说吃饺子他觉得一定会呕出来。
让公司迎来转机的正是他当时最重要的一个客户??如家酒店,2006年酒店上市。后来,连锁酒店每家门店都开始供货了,公司的收益也开始爆发式的回升,甚至一年可以破千万。当时,第一家门店需要送货的时候,是刘斌亲自送的,他叫了一辆货的到门店,对方店长不认识他,“指挥”他说,你把这个货搬上去。只有56公斤的刘斌,就一个人搬了7套电脑,来回爬楼,把电脑搬到楼上的仓库里。“他以为我是‘小三子’,但其实我是老板,但我又不能跟他说我是老板,否则人家会觉得你公司很不靠谱。”由于路途遥远,在刘斌央求下,货车司机后来还帮忙把他送回去。其实,那时公司里还有其他同事,但刘斌觉得他们还有别的更有价值的工作,送货这种事情就让“闲着”的老板来做吧。
后来,为了纪念人生的这段经历,刘斌在公司旁边买了一套房子,面朝华山路,他觉得夜景很漂亮;再后来,刘斌分别在2008年收购了一家法国广告公司,2012合并了一家国内知名数字影音公司,并在长宁注册了他的第二家科技有限公司。
“信心来自于终于有人认可我,听懂我说的事情。”
刘斌(右一)接待区领导参观孵化基地
2012年,刘斌参加了区里的创业大赛。“我其实就是想去领领行情,了解一下周边的世界,看看周边的同行都在做什么。”正是这次大赛经历,让刘斌真正体会到“原来自己在社会上还是有点价值的。”大赛之后的一个机会,街道要做孵化基地,刘斌思考了三天就决定接手做了。从原来一个创业者转型成一个创业导师,去辅助别人,刘斌其实还有点别扭,他觉得,自己只是一个草根,但自己要向上,想慢慢地让自己名副其实。
孵化基地从2013年到2015年的时候很艰难。当时,周围没人认为刘斌能把这件事做好,包括家人和朋友,很多人觉得这是天方夜谭。的确,孵化基地在那个时候是比较新的概念,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孵化基地到底是做什么?刘斌也尝试“拉拢”过公司同事,没人愿意冒险,连刘斌自己也不太自信。他不得已从东华大学找来一个哲学系的研二学生,帮他一起做,只承诺给她每月3500元。“我想的是,我当时一无所有,我也去找一个同样是一张白纸的人一起干。”于是,刘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让他欣慰的是,两人合作地还比较顺利;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让刘斌一直铭记在心。“我的基地做得还比较好,街道也很积极地帮我展示,以至于后来区领导也很认可我的成就,所以,我坚定信心一定要做得再好!”
在刘斌看来,创业者在很多事情无法解决的时候找到了他,他的孵化基地承担着这个角色,他就有义务把这个当做责任,好让他们专心做自己的项目。刘斌明白企业家在刚刚成立的时候,精力和成本都是非常宝贵的。然而,要做好业务,也是困难重重。企业碰到的困难,打官司、社保、税收、文化批文等很多问题,跟企业有关的,刘斌基本上都跑过了,在那段时间里,他一直往政府、街道不断地跑,后来很多人,很多委办局他都认识了一圈。
令刘斌难忘的是在2015年,当时,他的孵化基地正不停地吸收会员。其中有一个英国留学归来的海归,是一个设计师。有一次,刘斌找他帮忙为创客空间进行设计。刘斌坦承自己没多少钱,但绝不会让朋友白做。刘斌回想,当时自己只是请他在一家很普通的拉面店里,吃了一碗三十几元的拉面。“我正向他介绍我的空间,说着我的想法,不知道哪里打动他了,他冷不丁地告诉我不要钱了,我们合伙吧。”刘斌回忆道,“他说这样吧,我帮你做,钱我也不要了,你把装修设计要多少钱算一下,我再出一点钱,咱们合伙做一下吧。”刘斌顿时就愣住了,对方突如其来的热情让他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刘斌万万没想到,自从做孵化基地以来,自己一直不被理解与认同,一直寻觅着能合伙的,竟然是这么机缘巧合找到了志同道合之人。正是这个海归朋友,也就是他后来的合伙人的这一句话,给了他极大的信心,“这个信心来自于是终于有人认可我,而且听懂我说的事情。”正是有了这个合伙人,他的创客空间才有了今天这样良好的发展势头。
“我们可以去憧憬,但现在才只是小小的起步。”
刘斌(中)参加虹桥时尚创意产业联盟成立大会
刘斌喜欢创业,但偶尔也有怠惰的时候。他说,当年给自己买了房子没多久后,那套房子房价暴跌,六个月跌了30%。“但其实现在回头看看,很感谢当时自己房价的大跌,又让我回到初心,专心去做自己事业。”刘斌说,“当时如果自己房子房价也涨到好几百万,可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对自己这么有要求。”
所以刘斌时至今日,对工作也好,对学习也好都有着高要求。刘斌近两年一直与街道图书馆进行着合作,他在创业基地开辟了“品阅书香”阅读角,鼓励更多青年通过阅读,提升职业和文化修养。他所负责的创业基地在2014年成为了长宁区第一批认定的20家青年中心之一,他将其定位于服务创业青年,是高校学生的实习基地,同时,具备创业培训、创业沙龙、创业竞赛、创业社会实践等功能;他还并通过联手社会组织,专业化运作,为创业青年授疑解惑,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正是通过自己的潜心努力,刘斌正慢慢将他自己的认真、求精、奉献的“匠人精神”注入到鼎创汇里。
说起自己与街道图书馆的合作,刘斌认为,这是自己出于对文化自信的追求。“我们看过《无问西东》,我的理解是人无论如何,书一定要读好。”刘斌说,“一个人一定要有文化自信,而知识决定人生格局。”刘斌认为,现在中国人的创业已不再是投机主义,不再是拼体力,而是智慧创业。时势造英雄,当今这个时代是知识创业的时代。所以,刘斌觉得图书馆是很重要的,他也希望自己的团队,至少能一个月读一本书。他说,不花时间去多思考,只是一味盲目工作的人,最终的成绩会非常小,大部分时间也会无故消耗。
刘斌办孵化基地,做创业服务,还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面对现在的创业者们,自己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到底应该是像保姆呢,还是学长,还是父母,还是教练?”他更习惯把自己定义为创业者的朋友,把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可以共享的东西分享给他们。刘斌比喻他的创客空间就像是一所为所有人敞开的大学,在这所“大学”里,他不是一个具象的校长,这所“大学”只有一个抽象的校长。刘斌希望,在未来有更多的人可以把鼎创汇一直传续下去,甚至希望有一天鼎创汇也能成为一个百年品牌。刘斌说:“我们可以去憧憬,但我们现在才只是小小的起步,需要很多人前赴后继,而鼎创汇的‘匠人’精神一定要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