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李自成在北方的失败真正原因

2017-10-31

今天手游汇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揭秘李自成在北方的失败真正原因,不懂的小伙伴赶紧过来学习吧!如果觉得本篇文章还不错可以先收藏方便下次查看哦。

在南京热火朝天的进行党派斗争的同时,清廷开始了南伐的进程。

崇祯十七年(1644)十一月,多尔衮确定了南伐的计划。计划将清军分为东西两路,东路军由豫亲王多铎指挥,孔有德、耿仲明等副之,取道河南,攻打南明的江淮防线,直取南京,意在消灭明政权。西路军由英亲王阿济格指挥,尚可喜、吴三桂等副之,取道大同、河套,攻打陕北,直取西安,意在消灭李自成的大顺政权。

事实上,这个计策不是太好。东路军人马不到十万,西路军人马也勉强凑足八万,李自成在陕西拥有近二十万军队,而且不乏精锐,按照二对一的打法,实力不下于八旗军,胜败难料。而东路军一路远去,能否迅速灭亡南明也是疑问,一旦李自成全力击败阿济格,反攻北京,而北京正好兵力空虚,到时多铎回援不及,恐怕清廷的老本都得丢掉。

但清廷一开始没有意识到这个计划的风险,原因在于清廷的这次计划,本身只是一次冒险的军事试探,当然也有洪承畴等幕僚集团对形势的误判。崇祯十二年洪承畴被调往辽西,从此再未与农民军交战,而李自成出商洛山后,明显实力大增,不再是先前打游击战的流寇,而是动辄攻城略地,斩杀明军大将,歼敌数万的新政权的建立者了。同样是孙传庭,先前可以轻而易举打败李自成,后来却三战三败,最终阵亡。李自成已经不是原来的李自成,然而洪承畴依然只是认为,李自成还是崇祯十一年以前的李自成,所以洪承畴错了。按照这个计划执行下去,只要李自成没有战术失误,清廷肯定没好果子吃。

偏偏造化弄人。就在腊月初,李自成带领十三万大军前往延安与李过会合,准备全力迎战阿济格时,镇守晋南的大顺军袁宗第、刘忠两部也配合发起对河南怀庆府(今焦作地区)的反攻。怀庆府是古代的河内郡,是豫北的军事重镇,扼守由河北进入陕西的门户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怀庆战役于十月十二开始,大顺军不到三万人马,东出太行,直逼卫辉。清廷怀庆总兵金玉和在柏乡镇迎战,却全军覆没,大顺军趁机包围怀庆府城沁阳。卫辉总兵祖可法连夜带兵进入沁阳支援,清河南巡抚罗锦绣紧急向后金求援,清廷大震。到这时,清廷才意识到原先计划的风险所在。于是,多尔衮紧急下达命令,命多铎停止南下,转而向西,援救怀庆、卫辉,顺便西进潼关,把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对大顺军的作战中,与阿济格形成对陕西的两面夹击之势。

多铎率军疾援怀庆,大顺军战败并遭到重创,余部退入山西。多铎乘胜从孟津渡渡过黄河,直指潼关。

李自成北来准备与阿济格大战一场,但得到清军主力西进这个消息,震惊而犹豫,大军在洛川停留了近十日,终于决定南下救援潼关,让延安李过、榆林高一功在陕北阻截阿济格,延缓其南下。

腊月二十二,清军抵达潼关,李自成据关坚守。于是多铎模仿曹操征关中的策略,以固山额真阿山、马剌希从山西蒲津渡渡过黄河进入陕西,从后方威胁潼关。潼关战役从腊月二十九一直打到正月十一,其间刘芳亮、刘宗敏、李自成分别率军出关迎战,皆作战失利,两次夜袭敌营,也无功而返。

论军队战斗力,顺军无法与八旗军相比,但是考虑到大顺军占据着人数的优势,足可以与清军匹敌。虽然在野战中,大顺军多次失利,但扼守潼关这一要塞,足可以阻挡清军。

但问题在于,陕北可没有潼关这样的险关,李过、高一功等部在陕北地区也拥有十余万大顺军,野战是无法阻挡阿济格的大军的,而凭据守坚城,又无法阻挡清军南下威胁李自成的背后。在这样的情况下,阿济格调大同总兵姜?牵制陕北地区的大顺军,自己则率军绕过延安,直逼西安而来。

得到消息的李自成,深感到局势的危急,西安空虚,一旦阿济格兵至,西安失守,李自成就陷入了两面受敌的境地,到时便连退路也没了。弘光元年(1645)正月十一,情急之下,李自成将大军尽数调回西安镇守。

这样的危急情况下,李自成率师回援是有道理,但不该将所有兵力都调走,仅留马世耀七千兵马。潼关兵力薄弱,必定难以抵挡清军。李自成大军撤走后的第二天,马世耀便开关献降,但还是密信请李自成回军奇袭多铎。然而信件被清军截获,后来马世耀七千兵马被多铎以打猎的名义屠杀。

也许李自成留守三万兵马,就能守得住潼关,当年袁崇焕凭借两万兵马,也能坚守宁远城,如今三万顺军扼守潼关一段时间,是不成问题的。

回到西安的李自成,随即得到潼关失守的消息,流动作战的思想又开始在他的脑中泛滥了起来,撤离关中的想法便付诸实施了。正月十三,李自成带领十三万军民,撤离西安,经商州、南阳,往襄阳进发。

正月十六,李过、高一功等部会合,撤离陕北,西进宁夏,不久将从陇西、汉中、川北一带撤往湖广。正月十八,多铎占领西安,不久,阿济格也赶到,到这时,大顺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了。

相关游戏

最新合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回复 [1楼 ]取消回复